当前位置:浦口区 > 经验交流
汤泉街道积极构建以党建网格为引领的“3+N”社会治理新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汤泉街道积极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探索将支部建在网格上,以支部网格为引领,实现党建网格、联勤网格、物业网格“三网合一”,在此基础上,推动环保、计生、民政、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在网格内解决,实现多方联动、同频共振,构建以网格党支部为引领的“3+N”网格社会治理新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实现了职能工作“1+1+1>3”的治理效果,更为汤泉社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结合实际,大胆探索。一是深入剖析问题症结。近年来,社会网格化治理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着手点和落脚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党建、物业、环保、计生、民政等各项工作都要求构建自己的工作网格,推进条口工作网格化、精细化、前端化管理。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各项职能网格“各自为政”、“边界不一”的弱点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各类网格划分标准不一,存在交杂现象,在人员整合、资源利用、信息共享、协同联动、机制完善上不够有力,没有真正形成体系,导致有些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二是三级联动试点先行。为实现“多网融合”、“一个网格解决所有事”,该街道坚持以网格化为基础、信息化为支持、协同化为保障,在行村网格、联勤网格的基础上,整合多方要素,统筹建立了“街道—村(社区)—组”三级联动工作体系。以村(社区)为单位划分了 14 个一级网格。结合辖区村组、片区、安置小区等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划分了 56 个二级网格。在农村地区,以龙井社区为试点,划分25 个三级村民小组网格;在街道镇区,以泰来小区为试点,划分 28 个三级楼栋网格。按照一级网格建党总支部、二级网格建 

  党支部、三级网格建党小组的思路,将网格延伸到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二)突出重点,措施有力。一是以支部为引领,构建多网合一组织架构。以泰来家园小区网格为例,调整基层组织设置,成立泰来小区党支部,同时构建泰来小区联勤网格和物业网格。网格长由党支部书记担任,2 名支委会委员为成员,1 名支委管理联勤网格,兼任联勤网格长,下设联勤网格“一长四员”;1名支委管理物业网格,兼任业委会主任和泰来小区物业服务站站长,管理业委会 7 名委员,下设 28 名楼栋长。在支部的引领下,统筹管理联勤网格、物业网格和各项职能工作网格,构建起“党建+联勤+物业+N”的网络体系。实现了由“单向管理”到“多元治理”、由“条块分割”到“全域覆盖”、由“孤军作战”到“全员参与”的转变。二是以联动为原则,构建职责明晰工作体系。按照“职责有侧重、分工不分家”的原则,支部网格突出引领协调,一方面通过建立“三必到”制度、落实党员积分制、成立党员活动站等方式,以“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明确党员职责,使广大党员参与管理、参与决策,在履职尽责中提升使命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统筹处理联勤、物业等网格日常巡防反馈的难题。联勤网格突出巡防联动,推行网格员“三活、四清、五必报、六必访”工作法,在责任网格内开展社会治安、市容环卫、控违拆违、信访维稳等巡防,依托“巡更手机 APP”将巡查的地点、事件、结果等上传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协调各职能部门及时处理。物业网格突出为民服务,楼栋长每日走访楼栋居民,协助做好民生事物、小区管理、公共安全、平安法治等各项工作,并将网格中的发现的推进有困难或职能交叉等难题及时提交给支部统筹协调解决。三是以网格为边界,构建信息共享全要素平台。充分发挥“大联勤”智能巡更管理系统的作用,凭借网格化全覆盖的优势,横向上整合街道各部门、各村(社区)力量,纵向上做好与区级平台的对接,构建一个社会治理全要素信息平台。通过“数据内容+位置信息”的格式将网格要素全部采集到巡更系统中,包含居民人口信息、城市部件、居民小区、教育卫生、注册企业等 5 大类 31项信息要素以及党建、综治、民政、城管等各类专项业务信息共计 4 万余条,打破了部门壁垒和信息孤岛,实现了分散信息、多元数据的有效融合,做到了一网采集、信息共享、联动处置。四是以服务为根本,构建多元保障综合平台。网格员每天入户走访宣传上情、掌握下情、处理民情,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结合“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受理、代办群众的建房申请、医疗报销、大病救助、水电费缴纳等 15 大类服务,使群众办事做到足不出户。开展慰问困难党员、一对一精准帮扶、安全生产检查、关爱空巢老人、护学岗等各类活动,妥善解决巡防发现的环境卫生、邻里矛盾、违法建筑、小区物业等各类问题,在网格中落实联系群众、掌握民情、改善民生、解决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等“N”项工作,为群众提供直接、高效的服务,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三)心系群众,成效初显。一是党员有舞台,党建有力量。建立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化机制,实现了每月对网格内的群众、企业走访全覆盖。三级网格党支部、党员活动站的建立,为党员群众搭建了学习、决策、应急平台,是党员教育的充电器、凝心聚力的汇智箱、社区工作的稳压器。今年以来,搭建党员为民服务平台 14 个,牵头协调解决各类问题 120 余场次,妥善解决了龙华社区道路难行、新金社区缺少苗木货场、大黄社区路灯安装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304 件,切实发挥了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问题有回应,民生有保障。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与手段,主动回应和满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实现了治理理念由“管控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通过入户走访、巡查巡防,主动发现上报社区服务、市容管理等各类联勤工单 23947 起并全部办结,让问题在群众反映前就解决在源头。2018 年街道“12345”工单量同比下降 11.2%,“12345”工作满意率始终排名全区前列;信访接待人次同比下降 28.4%。三是治理有源头,稳定有支撑。建立社会治理“大数据库”,提前掌握风险点、隐患点,及时准确高效传达、处置群众诉求和问题,使社会治理关口前移、工作重心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今年以来,借助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顺利完成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检查、秸秆禁烧、“263”专项行动等各项工作任务,全街无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一次重大刑事案件,无进京非访、无大规模集体越级上访,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四是群众有参与,共建有温度。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营造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发展、服务大局,实现了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同时,将网格化社会治理与志愿服务、居民消费合作社、党员积分制相结合,引导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共建共享,打造了汤泉“彩鹭”志愿服务品牌、大联勤“青蜂侠”驱峰小分队等特色服务体系,累计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500 余次,营造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风尚,有效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